新华字典
当前位置:首页 新华字典 拼音查字 yong拼音的字 癰的意思
  • yōng

  • ㄩㄥ

【癰部首】: 【癰笔画】: 23

笔画笔顺:
捺横撇捺横折折折竖折横折竖横折撇竖捺横横横竖横
繁体字:
部首笔画: 5
汉字结构: 半包围结构
造字法:
五行:
UniCode: U+7670
四角号码: 00115
仓颉: KVUG
GBK编码: B062
规范汉字:
癰的解释

基本解释


yōng   ㄩㄥˉ
◎ 见“痈”。

癰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yōng]
[《廣韻》於容切,平鍾,影。]
亦作“癕1”。“痈1”的繁体字。
(1)肿疡。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的炎症,多发于颈、背,常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,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。
(2)鼻疾,不知香臭。
(3)喻祸患。
(4)用同“雍”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东部闕母,iong
[广 韵]:於容切,上平3鍾,yōng,通開三平鍾影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
[粤 语]:jung1
[闽南语]:eng1

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癰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783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於容切,音邕。【說文】腫也。【廣韻】癰癤。【釋名】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,裹而潰也。【正字通】惡瘡也。有疵癰,赤施,兔齧,走緩四淫。厲癰,脫癰諸名。皆氣血稽留,榮衞不通之所致也。【後漢·律曆志】驚蟄晷長八尺二寸,未當至而至,多病癰疽脛腫。 又地名。與雍州之雍通。【後漢·獻帝紀】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。【註】謂金城,酒泉,墩煌,張掖。 又邕上聲。【戰國策】夫癘雖癰腫胞疾。【釋文】癰,委勇反。 【集韻】亦作臃。又書作𦡈。【韻會】或作𤻕。

癰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癰的词语 更多

癰的成语 更多

癰的组词 更多

癰的造句 更多

癰的谜语 更多

癰的歇后语 更多

癰(yōng)同音字 更多

癰(疒)同部首字 更多

癰(23)同笔画字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