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字典
当前位置:首页 新华字典 拼音查字 zhi拼音的字 疻的意思
  • zhǐ

  • ㄓˇ

【疻部首】: 【疻笔画】: 10

笔画笔顺:
捺横撇捺横竖折横撇捺
繁体字:
部首笔画: 5
汉字结构: 半包围结构
造字法:
五行:
UniCode: U+75BB
四角号码: 00186
仓颉: KRC
GBK编码: AF57
规范汉字:
疻的解释

基本解释


zhǐ   ㄓˇ
◎ 因殴打而形成的皮肤青肿的伤。

疻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ǐ 
〈动〉
(1) 殴人致皮肤肿起无创痕者为“疻”。泛指殴伤 [beat;strike]
疻,殴伤也。从疒,只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凡殴伤皮肤起青黑而无创瘢者为疻,有创瘢者曰痏。
(2) 如:疻斗(谓互殴致伤);疻面(殴伤面部);疻烂(谓互相殴打出血)

疻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zhǐ]
[《廣韻》章移切,平支,章。]
[《廣韻》旨夷切,平脂,章。]
[《集韻》掌氏切,上紙,章。]
(1)殴人致皮肤肿起无创痕者为“疻”。泛指殴伤。
(2)泛指疾病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章移切,上平5支,zhī,止開三平支A章
[粤 语]:zi2

疻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疻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771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諸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掌氏切,𠀤音紙。【說文】毆傷也。【前漢·薛宣傳】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,與痏人之罪均,惡不直也。【注】應劭曰:以杖手擊人,剝其皮膚腫,起靑黑而無創瘢者,律謂疻痏。 又【廣韻】旨夷切【集韻】蒸夷切,𠀤音脂。又【集韻】商支切,音施。又章移切,音支。又【類篇】敞尒切,音侈。義𠀤同。

疻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

疻的词语 更多

疻的成语 更多

疻的组词 更多

疻的造句 更多

疻的谜语 更多

疻的歇后语 更多

疻(zhǐ)同音字 更多

疻(疒)同部首字 更多

疻(10)同笔画字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