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字典
当前位置:首页 新华字典 拼音查字 lei拼音的字 漯的意思
  • lěi

  • luò

  • ㄌㄟˇ

  • ㄌㄨㄛˋ

  • ㄊㄚˋ

【漯部首】: 【漯笔画】: 14

笔画笔顺:
捺捺横竖折横竖横折折捺竖撇捺
繁体字:
部首笔画: 3
汉字结构: 左右结构
造字法: 形声
五行:
UniCode: U+6F2F
四角号码: 36193
仓颉: EWVF
GBK编码: E4F0
规范汉字: 5801
漯的解释

基本解释


luò  ㄌㄨㄛˋ
◎ 〔漯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
漯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Lěi
〈名〉
古水名。又名治水 [Lei River]。上游为今桑干河、中段为永定河、下游为海河之河流。发源于山西省神池县东,向东流经河北省至天津入海
基本词义
Luò
另见 tà 

漯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tà]
[《廣韻》他合切,入合,透。]
亦作“濕2”。
(1)古水名。漯水,为古黄河的支流,其道屡有变迁。
(2)低湿;潮湿。
(3)聚集貌。参见“滀漯”。
(4)汗出貌。参见“漯漯”。
[②][luò]
地名用字。河南省有漯河市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他合切,入27合,ta,咸開一入覃透
[平水韵]:上声四纸·入声十五合
[国 语]:tà,luò,lěi
[粤 语]:leoi5lok3taap3

漯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漯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647第05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廣韻】他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托合切,𠀤音錔。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漯水,出東郡東武陽縣。 又漯隂,縣名,屬平原郡,漢有漯隂侯。 又滀漯,水攢聚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𣽴濆淪而滀漯。 又【集韻】魯水切,音壘。水名。出鴈門。或作灅㶟。○按《說文》本作濕,或省作𤂽。後以濕爲乾溼之溼,而𤂽又轉爲漯字。𤂽字右从日下糸。

漯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漯的词语 更多

漯的成语 更多

漯的组词 更多

漯的造句 更多

漯的谜语 更多

漯的歇后语 更多

漯(lěi)同音字 更多

漯(luò)同音字 更多

漯(tà)同音字 更多

漯(氵)同部首字 更多

漯(14)同笔画字 更多